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艺术,书籍都是我们获取这些知识的宝库。坚持读书,意味着我们不断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不断地吸收新的信息,不断地拓宽我们的视野。
读书让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远的世界,理解更深的道理。通过读书,我们能够了解历史的演变,洞察社会的变迁,感受人类文明的伟大。
5月5日,“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赞比亚图书漂流站”暨“赞比亚华侨华人图书馆”开馆仪式在总会举行。驻赞使馆领事部王磊主任、孙乐毅领事,赞比亚华侨华人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刘鹤龄、副会长王渺、何银诚、总会副会长刘秀义、叶世鹏、秘书长刘鹏、赞比亚妇女联合会会长刘桂芬、赞比亚孔子学院院长樊国平及教师代表、赞比亚中文国际学校校长孙杨、学生代表和家长们、赞比亚少林寺文化中心等出席了开馆仪式。
背景介绍
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于2019年4月正式开馆。图书馆的建设资金、设备及藏书绝大多数来自归侨侨眷、海内外侨胞以及广大爱心人士的捐赠,由志愿者负责管理,是一座公益性质的民办图书馆,因此取名为“赤子情华侨图书馆”。图书馆的三大宗旨:一是保护华侨历史,馆藏了大量华侨华人主题的图书、资料及文物;二是促进全民阅读,免费向公众开放;三是传播中华文化。图书馆的发起人镇翔曾在退休前担任江苏省侨联副主席,积累了丰富的侨务工作经验。海外图书漂流站不仅能抚慰侨胞的乡愁,更是为华裔新生代以及海外社会提供了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华侨图书馆的志愿者们在整理图书(图片来源:今日中国)
2023年9月6日,赞比亚华侨华人总会、赞比亚华侨华人青年企业家协会与江苏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就设立“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赞比亚图书漂流站”一事在线上正式签约。赞比亚图书漂流站是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在全球签约设立的第96个海外图书漂流站。截至目前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侨团和中文学校设立140余家图书漂流站,让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通过中文图书更好地了解祖国的悠久文化以及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的发展成就。
书籍:知识的宝库
赞比亚华侨华人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刘鹤龄表示,随着赞比亚华侨华人社区的日益壮大,侨胞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亦在不断增长。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的宝库,对于提升华侨华人的文化素养以及促进中赞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和努力,赞比亚华侨华人图书馆得以成立。图书馆不仅为华侨华人开放,也将为喜爱中国文化的当地居民提供一个了解中国、增进友谊的窗口。馆内藏书种类丰富,将为广大侨胞和当地民众提供一个汲取知识、传承文化以及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刘鹤龄强调,图书馆的成功建立与广大侨胞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馆内丰富的藏书主要得益于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的捐赠、总会会长张键和执行会长吴明出资采购以及多家企业和个人的慷慨捐赠。馆内整套精美的实木书架和舒适的阅读桌椅,由CNZ中赞家具捐赠。此外,从国内采购的图书资料由黑豹物流义务运输顺利抵达赞比亚。同时,图书馆的开馆仪式也离不开众多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热心帮助。这些力量共同汇聚,为图书馆的顺利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为图书馆揭牌
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领事部主任王磊代表使馆对图书漂流站和图书馆的创立表示热烈的祝贺。总会自成立以来在促进中赞友好关系、热心扶助在赞同胞安居乐业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得到了广大华侨华人和当地政府社会的一致认可。图书馆的成立是总会心系同胞、热心公益又一体现。希望图书馆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基地、中赞友好的交流窗口、在赞同胞的精神家园。
王主任谈到,使馆历来重视侨界文化交流建设,支持侨社侨界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在赞同胞业余生活,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影响。2024年既是中赞建交60周年,也是两国经贸年、文化和旅游年。希望总会继续发扬团结友爱精神,支持建设和谐侨社,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不断深耕,蓬勃发展,更好扶助在赞同胞,更好充当中赞友谊桥梁。希望在赞同胞支持图书馆建设,培养健康生活爱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赞友好巩固发展不懈奋斗!
赞比亚华侨华人图书馆将不仅为华侨华人提供丰富的书籍资源,同时也将为热爱中国文化的当地民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户,他们可以通过阅读中文书籍、参加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增进他们对中国的认知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我们期待该图书馆成为中赞友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促进两国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附:图书目录
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所捐赠的书籍目录
总会所采购的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