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调研——创区域抗衰老产业发展新模式

2025-10-08
来源:抗衰老促进会创新与应用

抗衰老产业作为银发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兼具"颜值经济"和"银发经济"双重属性,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23年中国抗衰老市场规模达739.8亿元,其产业链覆盖基因检测、再生医学、精准医疗等领域,带动了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细分行业发展。

抗衰老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既满足老年人延长健康寿命的需求,也符合中青年群体对"抗衰弱"的消费趋势。2024年数据显示,56.6%的抗衰消费者为19-35岁年轻人,表明该产业正从"老年专属"向全民健康管理转变。

2025年9月27-29日,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创新与应用分会与法国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BBS)联合成立的“长寿抗衰产业创新研究部(院)”,赴江苏徐州开展长寿抗衰专项调研。调研组与徐州市科技局、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淮海科技城、徐州市健康管理学会及重点医疗、研发机构、康养机构对接,围绕“产学研医用”融合落地,徐州“区域抗衰老示范中心”建设进行交流研讨,为将徐州打造区域抗衰老的产业标杆注入专业力量。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创新与应用分会会长吴隽率我分会专家兼学术部主任王加义教授、王荆京总干事,与研究院姜正新荣誉院长、张馨方院长助理,执行院长罗晓丽、副院长杨雅涵、宋坤,研究员董慧斌、李婵、张为宝等一行11人,先后与徐州市科技局二级调研员季小超、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丁冲、徐州市健康管理学会会长缪华、江苏淮海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李水清等地方领导进行了深入座谈,取得了具有实效的调研成果。

9月28日,调研组前往江苏淮海科技城,对“红立方”党建示范基地采用“以党建结对子,帮助民营企业对接公立机构”的创新模式表示极大赞赏。在参观了徐州区域组织细胞库、国家人类基因组基因与生物工程联合实验室后,调研组与科技城及细胞库人员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作为科技城一级政府,时刻“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需”,创新工作方法协助企业在区域落地生根是非常值得其他地方政府借鉴的。大健康是一个宽领域、跨界的行业,要做好这个产业必须有长期投入的准备,作为企业不但需要有当前的收益,也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需要具备坚实的核心竞争力,徐州区域细胞中心从垂直向宽领域拓展,结合自身的区域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培养超前核心竞争力,为大家展现了民营企业“敢拼敢赢”的精神气质。

社区紧密型医共体杏山子门诊,是以“骨质疏松”防治为专项的门诊。调研组了解到在国家强基工程的推动下,分级诊疗发挥了充分的优势,百姓愿意把首诊留在社区医院(门诊),体现了他们对社区医院(门诊)的认可和信任;紧密型医共体解决了快速转诊的问题,群众不但可以随时快速获得上级医院的专家治疗,还能在回家康复期间获得社区医院(门诊)的跟踪治疗,使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调研组还前往徐州恒世欣光抗衰中心、徐州复美国际医疗等优秀的抗衰老行业服务机构参观。与企业就推动特医、特膳发展,从药食同源的食品到植物化合物研发,以及母婴健康与全过程健康管理等内容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9月29日,徐州市科技局季小超调研员在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出席了与调研组的交流座谈会,他着重介绍徐州市医疗健康产业政策,特别介绍了徐州市作为区域中心正在规划的抗衰老产业聚集区,并期待能有更多的抗衰老前沿技术、研发和产品能选择徐州落地发展。徐州市产研院丁冲副院长介绍了具有江苏特色的科研领域“拨投结合”新政策;徐州健康管理学会缪华会长期待与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合作,建立区域行业各项标准化的工作;吴隽会长表示将会链接全国资源,协助推动徐州区域抗衰老产业发展,及相关标准化的建设工作。

会后,考察组还参观了徐州市健康研究院下属的数智中医研究院、江苏摩尔声学技术研究院、九如城康养社区等在抗衰老行业具有典型意义的机构。

徐州专项调研是我会长寿抗衰产业创新研究部(院)开展“以地方需求为导向、以产业落地为目标”工作的第一站。通过对徐州多级政府机构及多方向企业的走访,掌握了徐州在抗衰老领域的资源禀赋与产业需求。研究部(院)将进一步联合徐州市相关单位,加快优化徐州“区域抗衰老示范中心”建设,将徐州打造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抗衰老产业标杆。

我会还将继续推动全球前沿抗衰老技术与地方医疗资源、产业规划的深度融合,横向整合产业资源,打造全国抗衰老新生态圈,为长寿抗衰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实践经验。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