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筑建科:智慧工地、数字化建筑引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25-08-15
来源:江苏努雅思

雅筑建科隶属雅努思公司,专业提供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施工安全教育培训、现场观摩会、数字化工地、智慧工地、VR 移动安全体验馆、VR实体安全体验馆、质量样板区、工地实名制通道、洗车机、钢筋加工棚、临边防护、安全爬梯等工程施工安全防护产品。雅筑CI体系一直致力于为客户专业打造3A、省优、鲁班奖等文明工地,专业提供策划设计、产品制造、现场施工一站式解决方案与服务。

智慧工地是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BIM、5G等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智能化升级的解决方案。它通过数据采集、智能分析、自动化控制,实现工地管理的可视化、精细化、智能化,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安全、降低成本,并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



智慧工地的核心组成

智慧工地

01、智能硬件

环境监测设备:扬尘、噪音、温湿度传感器

人员管理设备:人脸识别闸机、智能安全帽、UWB定位标签

机械监控设备:塔吊防碰撞系统、升降机监控

质量检测设备:AI摄像头、无人机、智能测距仪

02、软件系统

BIM(建筑信息模型):3D可视化施工管理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数据汇总、分析、预警

移动端APP:远程监控、任务派发、流程审批

03、数据系统

云计算存储:实时数据上传与分析

AI算法:风险预测、进度优化

大数据看板:关键指标(KPI)可视化展示

智慧工地的作用能力

智慧工地

一、数据驱动决策

实时采集工地人、机、料、法、环数据,打破信息孤岛,为管理提供客观依据。例如: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优化未来项目的工期计划和资源调配。

二、全流程可视化监控

从进度到质量,所有环节透明化,减少人为干预导致的误差。例如: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即可查看钢筋绑扎是否达标,无需亲临现场。

三、风险主动预警

通过AI算法提前识别安全隐患、质量缺陷或进度偏差,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

四、资源高效协同

连接施工方、监理、供应商等多方角色,实现指令快速响应和协同作业


为什么要做智慧工地

智能建造是一种融合BIM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建造技术的新型建造模式。它涵盖了数字勘察、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和施工等全流程技术应用,代表了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从国际实践、行业变革和技术优势三个维度来看,智能建造是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01、国际实践

发达国家普遍将建筑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重点。美国自2007年起就强制要求重大工程项目应用BIM技术;英国《建造2025》战略规划设定了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33%、缩短工期50%和减排50%的目标;德国则通过《数字化设计与建造发展路线图》推动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结合。

02、行业变革

建筑业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是高资源消耗、低效益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结构问题日益凸显,如江苏省建筑工人中50岁以上占比超过45%,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这些问题的解决亟需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03、技术优势

智能建造具有五大核心价值:一是提升效率,例如自动化施工设备可实现全天候作业;二是保障质量,智能施工机械的作业精度远超人工,配合物联网监测技术可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三是节约成本,数字仿真技术能有效减少施工浪费;四是绿色环保,装配式建造方式显著降低废弃物和碳排放;五是保障安全,远程操控技术将高危作业转化为安全作业。

省内对智能建造的推广扶持

江苏近年来采取系统化推进策略,通过政策支持与示范引领双轮驱动,全面推进智能建造创新发展。

一、政策体系构建

江苏将智能建造纳入省级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专项实施方案和跨部门指导意见,创新性地确立了建筑产业互联网、数字化协同设计、智能施工装备等五大重点发展领域,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

二、示范引领

江苏采取梯度培育策略,累计打造省级示范项目107个、标杆企业34家和技术服务单位17家,项目类型覆盖多个建设领域,地域范围遍及省内10个地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南京先后入选国家级试点城市,其中苏州更是在2024年试点评估中位列全国首位。

三、产业生态培育

江苏注重区域特色发展。苏州构建"一基地多园区"的空间格局,已集聚18家产业链企业;南京则在重点区域打造智能建造应用示范区,推动全生命周期技术集成应用。

四、支撑体系建设

江苏多措并举:省内20余所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首创全国性建筑机器人技能竞赛;建立企业及项目评价标准体系;创新编制智能建造补充定额,为行业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系列举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能建造发展生态。

雅筑建科在智慧工地方面的建设

雅筑建科

雅筑建科通过智慧工地软硬件系统的集成应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数字化的施工管理解决方案,显著提升效率、安全性和协同能力。以下是其带来的核心体验优化:

1、实时监控与透明化管理

全景可视化:通过BIM+GIS建模、IoT传感器和摄像头,客户可远程实时查看工地进度、设备状态、人员动态,消除信息盲区。

数据驾驶舱:定制化仪表盘汇总关键指标(如工期、质量、安全数据),支持多终端访问,实现决策“一目了然”。

2、施工效率提升

智能调度:AI算法优化机械、物料、人力分配,减少闲置等待(如吊车使用效率提升30%+)。

进度预警:通过无人机巡检与BIM模型对比,自动识别进度偏差并推送预警,缩短响应时间。

无纸化流程:移动端完成验收、签证等审批,流程耗时降低50%以上。

3、安全风险主动防控

人员安全:UWB定位+电子围栏,实时追踪人员位置,闯入危险区域自动报警;智能安全帽监测跌倒、脱帽等异常。

设备监控:塔吊防碰撞系统、升降机超载预警,降低重大事故风险。

环境监测:扬尘、噪音、风速等数据超标自动联动降尘设备,确保合规施工。

4、成本精准控制

物料防浪费:地磅称重+RFID标签管理,实时统计耗材库存,避免超额采购或偷盗流失。

能耗优化:智能电表监测高耗能设备,提供节能建议,降低用电成本15%-20%。

重要意义

智慧工地是「互联网+」理念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石。它是安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安装在建筑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类监控探头和传感器,通过IT线缆将捕捉到的有用信息传输到中心机房的数据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上,构建成智能监控防范体系,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人员、机械、材料、环境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真正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常态检测,事后规范管理,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精益的工地施工管理。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