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赴永城梁孝王陵遗址考察

2025-04-23
来源: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

4月15日,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两汉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君超率领两汉文化研究会考察团,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孝王陵遗址开展专题考察活动。此次考察旨在深化两汉文化研究,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徐州市原副市长、中国观赏石协会文化策划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孙大亮,徐州市人大常委会驻会委员、二级巡视员、两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健,两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奉君,徐州市文广旅局原文物处处长、两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夏凯晨,两汉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李振宇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


在永城芒砀山梁孝王陵遗址,考察团进行了深入调研。梁孝王刘武墓作为西汉梁国鼎盛时期的代表性遗存,其出土的金缕玉衣、车马器等珍贵文物,生动展现了汉代诸侯国的繁华景象。考察团先后参观了梁孝王陵、王后陵等重点遗址,并在刘邦斩蛇处重温了这段重要的历史记忆。通过观看情景剧《梁王成亲》,考察团成员对汉代礼仪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考察期间,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与永城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举行了交流座谈会。永城市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管委会主任、芒山镇党委书记谢亚致欢迎辞;永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汉文化研究会会长刘道林介绍了永城市汉文化工作情况;永城市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莹莹介绍了芒砀山旅游景区发展概况;永城市原市博物馆馆长、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俊山介绍了梁王陵发现发掘保护过程。

李君超会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徐州与永城地缘相近、文化相通,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历史上,永城与徐州本就是一家人,两市相距不到百公里,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高度相似。古有汴水相连,今有连霍高速相通,可谓共饮一河水,共行一条路。从徐州往西必经永城,从永城往东必过徐州,从刘邦芒砀山起义到汉代梁国兴衰,共同的文化将两地紧密相连。永城对外最具影响力的是两汉文化,徐州的文化品牌同样聚焦于两汉文化,所以两地要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擦亮“两汉文化”这张名片。

座谈交流会上,双方达成共识:一是建立淮海区域两汉文化联谊机制,由两地研究会牵头,联合周边城市共同推进;二是开展常态化交流活动,每年举办学术研讨会,互派研究人员访问学习;三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开发跨区域旅游线路,让历史文化资源焕发新的活力。

随后,双方现场签署了《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与永城市汉文化研究会文化交流合作意向书》。这一举措标志着两地两汉文化研究将开启新的合作篇章,为共同传承和弘扬两汉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考察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不仅加深了两地研究机构的相互了解,更为两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双方表示,将尽快落实合作协议内容,共同推动两汉文化研究迈上新台阶。

徐州方面参加活动的还有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两汉文化研究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葛明宇,《两汉文化》编辑部主任刘玉芝等。

永城方面参加活动的还有永城市委原统战部副部长、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继彪,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华、陈玉岭、李金光,副秘书长董玉玲、王献岭、盛朝新、马德俊等。


附:

沁园春•徐州永城汉文化交流即感

朱继彪

一派春光,百里薰风,万顷绿苗。送古彭才士,束装就道;龙湖大雅,抛却烦劳。命驾西来,握瑜怀瑾,登顶芒峰境界高!栖龙岫,把汉风汉韵,融合相交。

嘉朋把袂岹峣,见游客流云亦涌潮。叹豪宫玉殿,奇观惊世;雕龙画凤,绝代妖娆。玉女长歌,彩衣乐舞,野味粗茶酣绿醪。分别处,愿年年相会,意共云飘。

(作者朱继彪为永城市委原统战部副部长、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永城·徐州文化交流合作签约现场做藏头诗(徐州永城共结文缘):

朱永平

徐淮大地本同源,

州郡恢宏皆中原。

永珍幽邃尽宝藏,

城际相望咫尺间。

共处黄河一汉脉,

结连运水千年前。

文化弘扬指日待,

源自浩然芒砀山!

(作者朱永平为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非遗传承和文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