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昭起 印彰两汉”——徐州两汉文化校园传承和国际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4-14
来源:徐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

4月11日下午,“大风昭起 印彰两汉”——徐州两汉文化校园传承与国际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主办,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徐州市经开区美术家协会承办,徐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徐州幼专美术与设计学院、徐州幼专国际教育学院等单位协办。

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有徐州市人大常委会专职常委、二级巡视员、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王宁,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李振宇、外联部副部长潘明,徐州博物馆原副书记刘玉芝,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书记李春秋,国际教育学院副书记冯超,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郭岩及高校教师团队成员张旭教授、张小兵教授、邵筱凡、邵雪原、樊莉、张琳、宋蕊、朱玮等,雅卓女子学堂负责人盖爽,部分留学生代表和美院的学生们,封侯虎团队与美术教育科研创新团队师生代表,江苏省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闵凡思,徐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经开区美协主席、侯集实验小学《徐州汉印》课程研发主要负责人孙孟等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徐州幼专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琳老师为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五(5)班全体学生率先带来一堂精彩的公开课,该课程聚焦于将两汉文化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涵盖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以鲜活的实例和多样的互动环节,成功点燃了学生们对两汉文化的强烈好奇心。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参与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想法,展现了他们对两汉文化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思维。她强调,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学,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堂公开课,他们对两汉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和灵感。



徐州幼专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们在侯集实验小学《徐州汉印》课程研发主要负责人孙孟的悉心指导下,开启了汉印制作的奇妙之旅。留学生们兴致勃勃,将制作完成的汉印作品巧妙地应用到扇面、书签、挂包等文创产品的创作中。师生来到国旗园立德广场,参观学校精心打造的金石园、毓秀园、篆刻长廊等校园文化景观和《徐州汉印》课程教学成果展。

在这里,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每一枚汉印的制作,都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致敬,也是对留学生自身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的极大提升。扇面上,汉印的点缀让扇子平添了几分古色古香;书签上,汉印的印记让阅读变得更加雅致;挂包上,汉印的装饰让日常用品也充满了文化底蕴。








最后,众人齐聚仰止讲堂,就依托两汉文化元素在大、中、小学开展校园传承、课程建设、文创研发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专家和老师们从文化内涵、市场价值等多个维度发表见解。徐州博物馆原幅书记刘玉芝对两汉文化在校园传承的意义和方向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徐州幼专美术与设计学院张旭、张小兵教授则针对文创研发的创新性与可行性给出了专业建议。国际留学生们也积极参与,纷纷分享制作徐州汉印文创产品的切身体会,并共同探讨了两汉文化文创产品的国际推广方向与策略。徐州市人大常委会专职常委、二级巡视员、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健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了活动的重要性,并对未来两汉文化传承与交流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









此次“大风昭起 印彰两汉”活动的成功举办,成功搭建起徐州两汉文化在校园传承与创新的关键平台,不仅使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两汉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探索热情。通过参与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们亲自制作汉印文创产品,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文化传承的实际效果。为中外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有力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弘扬,为文化传承与交流事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