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29日,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之际,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开幕后第二天,“汉风伴成长 文化润童心”——徐州市青少年汉文化宣传推广行动汉风大讲堂在徐州博物馆举行启动仪式。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徐州市关工委主任冯正刚宣布活动正式启动。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两汉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君超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徐州市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社科院院长苗加清,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常委、原徐州市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特邀专家张军,徐州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原主任、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特邀专家樊建,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副馆长黄豫民,徐州市青少年宫党总支书记李超美,铜山区彭城民间艺术馆馆长周广华等出席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由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主办,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徐州市青少年宫、徐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徐州市铜山区彭城民间艺术馆承办。启动仪式由两汉文化研究会会员、彭城民间艺术馆副馆长周庄主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其中的两汉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一个“汉”字,不仅与汉朝有关,也是汉人、汉字、汉语、汉服的名称根源,是一个民族的徽记和图腾。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江苏“吴韵汉风”两大文化特征之“汉风”的代表城市。
为了激发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更好地在我市广大青少年中传承发扬两汉文化,由徐州市社科联、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主办,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徐州市青少年宫、徐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徐州市铜山区彭城民间艺术馆等单位联合推出了“汉风伴成长 文化润童心”——徐州市青少年汉文化宣传推广行动。
启动仪式现场播放了两汉文化宣传片——“汉风烈烈奏华章”,大家一起聆听了田莉莹老师演奏的古琴曲《梧叶舞秋风》,观看了徐州高等师范学校传统文化研习社老师和学生们带来的精彩“汉服朝代秀——华夏服章”展示。
启动仪式上,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副馆长黄豫民介绍了项目实施情况。今年6月,江苏省社科联发布了2024社科普及协作创新项目申报通知,我市联合申报了的“汉风伴成长 文化润童心”——徐州市青少年汉文化宣传推广行动。经过专家评选,这个项目成为我市唯一入选2024年江苏省社科普及协作创新项目。
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铜山区彭城民间艺术馆在两汉文化宣传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被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授予“徐州市两汉文化研学基地”。在启动仪式上,两汉文化研究会向这些单位进行了授牌。
李君超会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最鲜明的标签和认同。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两汉文化不仅是徐州的一张“特色名片”,更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因此,将两汉文化融入青少年教育,让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浸润于汉文化的精髓之中,是每一位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今天,我们在这里启动“汉风伴成长,文化润童心”徐州市青少年汉文化宣传推广行动汉风大讲堂,正是为了响应这一号召,让青少年在感受汉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相信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让青少年朋友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两汉文化的历史渊源、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还能激发他们探索历史、传承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随后,徐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展览交流部副部长陈钊为大家带来了汉风大讲堂第一课:“大汉之源”,讲述徐州发生的精彩历史故事。陈钊老师长期致力于徐州两汉文化及地方史的普及工作,在全市做讲座多场,有文章入选小学实践课教材。徐州博物馆工程管理部助理馆员褚冉也在讲堂上给大家讲解了拓印知识。
启动仪式现场还展示了徐州两汉文化非遗精品泥塑、剪纸、拓印汉代瓦当等,特别是一把寒光闪闪的“汉王剑”吸引了众多观众。此剑又名“赤霄剑”,为职业铸剑师于卫国(徐州人)精心打造,剑条采用了古法炒钢、毛铁工艺加入现代精钢,古法手工折叠锻制而成,剑身花纹犹如一幅山水画卷,峰峦起伏、气势雄伟,有一剑定江山之寓意。据他介绍,因感念高祖皇帝以“汉”为名,为炎黄子孙确立汉脉、汉统,年初受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君超先生之邀,受命复原《赤霄剑》,为助力徐州两汉文化的挖掘、传承和推广贡献微薄之力。
参加启动仪式的还有两汉文化研究会《两汉文化》杂志编辑部副部长刘玉芝,宣传信息部副部长朱松岭,行政部副部长张子文,新媒体编辑部副部长于锡斌,以及来自我市文化艺术界的嘉宾,徐州日报社、徐州点滴热线传媒、徐州广播电台的媒体记者,公益讲解志愿者和来自徐师一附小户部校区五年级6班的老师和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