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三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继续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多地区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增加有机肥使用,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新突破。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冰晶石志愿者服务队组成“化青春智行,促乡村振兴”实践团先后前往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丁山村、浙江省宁波市西华头村、云南省昆明市晋江镇、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吉林路合作区等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足迹至田畔:学习调研农村实况
在徐州市睢宁县丁山村,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农资站和农贸市场开展实地考察与访谈调研,学习当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种植作物、主要病虫害、常用农药的种类和农药的使用方法,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有了清晰地认识。
近年来,丁山村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解当地发展有机农业的基础情况,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在当地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考察了丁山村农业种植情况和农产品销售盈利情况。村里采取了果园与散养土鸡的融合扶持模式,形成一条有机生物链,实现了多层次分级利用:一方面,鸡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果树的有机肥料,为树木提供养分;另一方面,果园的树木为土鸡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果实成为土鸡的食物。果树种植与家畜养殖相结合的模式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提高了当地资源利用率,使种植业更强、养殖业更优。
丁山村人文底蕴悠久,生态环境良好,有较好的农业基础,因此吸引了许多农业种植大户。通过走访调研,实践团了解到村里有不少的种植大户曾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培训,甚至有的人是农学专业,这意味着当地有一定的农业种植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人才支持。
为了掌握农业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情况,实践团成员走访了当地的农户和农资站,调研了解农业虫害情况、常用的农药种类及使用情况,并在田间地头实地学习考察了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
成员们深入考察了丁山村农业发展情况,掌握了丁山村发展有机农业的基础,利用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当地发展有机农业提供科技支持与发展建议。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西岗头村与喷洒农药的农民进行交谈。莫可 供图
声音到乡间:深入基层开展宣讲
为鼓励农民学习掌握有机农业的种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实践团成员们先后前往徐州市睢宁县丁山村、浙江省宁波市西华头村、云南省昆明市西门村、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吉林路合作区,为村民们开展了“携有机农业,促乡村振兴”的主题宣讲。
实践团成员用真实的数据、生动的故事和直观的图片向村民们展示了有机农业在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福祉等方面的多重价值,让村民不仅能学习到有机农业的实践方法,还能深刻理解有机农业对于个人福祉、乡村发展的长远意义。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进行“化青春智行,促乡村振兴”主题宣讲。莫可 供图
绿意传课堂:绿色科学启蒙课堂
在有机农业种植中,洁净的水源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水资源的可用性和质量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直接影响;而使用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也会导致人类急性和慢性疾病的发生。因此,保护水资源,减轻水污染,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是发展有机绿色农业的重要任务。面对实现绿色农业强国的目标,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实践团聚焦少年儿童开展了“耕耘绿意,播种未来”儿童启蒙课堂活动。
实践团成员们走进乡村课堂,用简单易懂的化学实验来模拟污水净化步骤,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浊水变清的奇妙过程,从而感悟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净水小课堂将净水知识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让环保的观念在其心间生根发芽。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河北路伊宁市第25小学开展净水实验授课。莫可 供图
科技至农田:“污”处可藏农残检测
农药残留问题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守护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实践团结合学院教师学生最新研究技术“超痕量污染残留物可视化速测去除技术”,向村民讲解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以及去除方法,此技术以其便携性、可视化等优势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技术及时发现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强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成员们用青春的智慧为推动绿色的农业发展默默奉献。
图为实践团成员利用“超痕量污染残留物可视化速测去除技术”检测玉米叶上是否有农药残留。莫可 供图
“化青春智行,促乡村振兴”实践团通过“调研+宣讲+启蒙+检测”的模式成功将有机农业的理念带到了田间地头。今后,实践团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将会持续跟进调研地农业发展动态,不断优化实践方案,为绿色农业发展添砖加瓦,助力乡村振兴。